实验目的
1. 系统掌握毒物提取、检测的流程与规范操作,包括样品前处理、仪器使用和数据分析。
2. 结合案例,深化中毒症状、毒物代谢机制等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践转化能力。
3. 强化司法鉴定标准意识,确保实验操作符合法医毒物鉴定相关行业标准、技术规范等法定要求。
4. 培养独立设计毒物鉴定方案的能力。
5. 激发学生从事法医毒物鉴定的热情和兴趣。
本项目借助虚拟仿真技术,破解传统实验痛点,模拟高危毒物鉴定场景,突破传统实验安全限制,并3D还原真实案件现场,支持毒物提取-检测-数据分析全流程沉浸式操作。
实验项目从培养合格的法医毒物鉴定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三维虚拟仿真手段,真实模拟中毒案件的情境和法医毒物鉴定的场景。
每项实验包括引导模式和考核模式两部分。学生首先进入引导模式,根据案情、中毒症状等推测哪种或哪类毒物中毒,然后完成标准的选择与学习-检材的提取与前处理-毒物的检测-数据分析全过程沉浸式操作,对法医毒物鉴定流程进行学习;然后进入考核模式,通过思考题的完成情况与拓展案例中毒物鉴定方案的设计情况,对引导模式下学习的效果进行测评。
实验步骤
实验主要分为以下二部分,共十个步骤:
第一部分
第一步进入项目界面,选择引导模式。
第二步,进入“案情摘要”模块,了解疑似中毒案件的简要案情,通过呈现的中毒症状、尸体征象等,思考应怀疑是哪种毒物中毒?。
第三步,进入“毒物鉴定标准的选择与学习”模块,学生根据之前的判断,从提供的鉴定标准中选择最合适的标准进行自学,重点学习样品前处理方法,仪器参数的设置,结果的分析判断。
第四步,进入“检材的提取与前处理”模块,学生按照画面中的提示,在引导下沉浸式体验检材的提取与前处理过程。
第五步,进入“毒物的检测”模块,在引导下学习仪器参数的设置、进样序列的设置与结果的分析。
在以上五步中,会有一些思考题,会给提示,但不做计分处理,支持反复练习提升技能。
第二部分
第六步,回到项目界面,选择考核模式。
第七步至第九步,与引导模式下的四个步骤相同,只是学生在完成思考题后会进行评分。
第十步,选择拓展案例。拓展案例在案件性质、检材类型等方面与之前的基础案例有所不同,学生需要举一反三,并自行设计针对拓展案例的毒物鉴定方案。
线下的《法医毒理学》和《法医毒物分析》实验课存在以下问题:(1)部分毒物毒性较大,学生实验课上使用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课程所涉及的毒物往往是管制药品,购买困难;(3)实际检案中常会碰到慢性中毒的情况,但慢性中毒的检材准备周期较长、对毒物的消耗大,将慢性中毒纳入学生实验课存在较多困难。
本项目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增加实验课上毒物的种类、扩展中毒的类型、提高课程的安全性,改变以往实验课教学内容中未涉及剧毒物质、未涉及慢性中毒的情况,在避免学生接触一些剧毒物质的基础上,完成实验课的教学。
1. 平台教学功能架构包含仿真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教学大数据统计三个功能模块。
2. 仿真资源管理包含资源库、实验库和课程库。教师将理论学校材料(PPT/图片/视频/word等)、多厂商的虚拟仿真实训软件、考核试题等教学资源上传到资源库中进行管理。利用课件资源、仿真资源、试题
资源组建实验及课程,完成课程的创建。
3. 教学过程管理包含课程教学及教务管理。课程教学能完成教师快速开课+学生理论预习+仿真实训+仿真考核+结果批改+过程数据统计等实训教学全流程管理。教务管理包含团队管理以及对全校仿真实训教学数据的统计及评估
4. 教学大数据统计包括学生的实训行为数据收集,包括时长分配、熟练度评估等,能够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课程数据统计包括资源统计、使用率统计、结果统计等,能够完成课程维度的不同数据统计。
开发技术 |
|
开发工具 |
|
计算机硬件配置需求(最低) | 计算机硬件配置需求(推荐) |
中央处理器: Intel4核以上 内存:8GB以上 系统硬盘剩余空间不小于1G。 图形处理器:NVIDIA® GeForce® GTX 960 显存:2G及以上 显示器: 16:9 分辨率1280*720及以上 | 中央处理器: Intel6核以上 内存:16GB以上 系统硬盘剩余空间不小于5G。 图形处理器:NVIDIA® GeForce® GTX 1060 显存:4G及以上 显示器:16:9分辨率1920*1080 |
网络要求
需要100Mbps以上的用户端带宽。支持500个以内的并发访问。
用户操作系统要求
Windows 10及以上版本均可运行
Tel: 021-54237569
Email: yulan_rao@fudan.edu.cn
研究方向:药毒物检测新方法的开发及中毒机制的研究
个人主页:
https://basicmed.fudan.edu.cn/forensic/c6/c9/c28759a444105/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