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1.实验的必要性

入侵检测是信息安全领域的关键任务,可以帮助保护信息系统免受恶意攻击,帮助学生了解各种网络攻击的形式和方法,并进而设计防范措施。

传统上的入侵检测实验通常在实际的网络中进行,在一台配置较高的电脑上安装Snort等入侵检测软件,在其他电脑上模拟各种入侵手段,针对单一的入侵检测系统比较其不同参数配置的效果。基于实际网络的实验存在如下问题:

1)难以在不同的网络结构上进行实验。物理的网络难以任意改变结构,而不同的网络结构产生的流量特征是不同的,入侵检测系统需要根据网络结构和流量特征进行调整和配置,以确保能够准确地检测和识别攻击。同时不同的网络对入侵检测系统的数据采集、部署和管理策略等也有不同要求。通过虚拟网络进行实验,可以随意更改网络拓扑和配置,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

2)安全问题。在传统实验中,网络攻击可能会影响现有网络,破坏正常的网络环境和数据,造成损失。物理的实验节点也易于受到外来的攻击。虚拟仿真可以提供安全的实验环境,在不影响现有网络的情况下进行攻击和检测的实验。

3)可控与重复实验问题。传统实验中实际网络环境非常复杂并动态变化:攻击者的攻击方式和频率可能会随时变化,网络流量也会随着时间和活动的变化而变化,实际网络环境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从而导致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虚拟仿真技术可以模拟各种网络攻击和检测情境,并提供一个可编程的实验环境,从而根据需要修改实验参数和场景,方便实验控制和重复,从而更好地研究不同入侵检测模型的性能和效果。

4)成本问题。在实际网络环境中进行入侵检测实验需要大量的设备和资源投入,而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大大降低实验成本。

5)效率问题。虚拟仿真可以自动化地模拟和收集网络入侵的流量数据,帮助学生对入侵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总之,虚拟仿真技术可以提供一个可控、安全、可编程和成本低廉的实验环境,同时还能够方便实验控制和重复,更好地研究不同入侵检测模型的性能和效果。

具体将在以下几个方面以虚补实:

1)网络结构调整方面可以通过简单的鼠标拖拉迅速、无成本地改变网络结构,进而观察不同网络结构下入侵检测的效果。

2)在可控与重复实验方面,内置了各种网络入侵类型。包括:网络扫描和端

口扫描攻击、恶意软件和病毒攻击、拒绝服务攻击(DoS)、嗅探攻击、欺骗攻击、身份欺诈和伪装、数据篡改和截获、非法访问和授权。

3)内置了基于特征的入侵检测方法、基于异常检测的入侵检测方法、基于规则的入侵检测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的入侵检测方法,并可进行各种方法的组合。同时支持学生开发新的检测算法。

4)虚拟网络可以与实际的网络设备对接,虚拟网络中部署的入侵检测系统可以导出到真实的设备,真实设备中的系统也可以导入虚拟网络,同时真实设备可以直接接入虚拟网络,并可导入实际的网络流量,实现各种程度的虚实结合。

2.实验的实用性

该虚拟仿真实验通过模拟各种攻击情境,由不同的入侵检测模型分析各种攻击特征,进而改进入侵检测模型的性能与效果。

实验可帮助信息安全从业人员和学生掌握入侵检测技术,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水平,更好地应对网络攻击。

3.教学设计的合理性

该虚拟仿真实验包括以下内容:

实验环境提供基于GNS3预搭建的虚拟网络环境,包括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虚拟机、路由器、交换机等组件的配置和连接设置,并允许学生对网络环境进行各种修改。学生在虚拟环境下开展如下实验:

.入侵检测系统安装和配置:在虚拟网络中使用虚拟机安装不同的入侵检测系统,并进行不同的系统配置实验。

.入侵检测规则设置:学生根据实验要求,设置入侵检测规则,进行攻击检测和网络监控。

.模拟攻击:学生实验各种入侵工具进行模拟攻击

.入侵检测报警和应对:学生根据入侵检测报警信息,进行攻击应对和处置。

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目标涵盖了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实践经验,并加深对入侵检测技术的理解。

教学内容包括虚拟网络环境搭建、入侵检测系统安装和配置、入侵检测规则设置、入侵检测报警和应对等多个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入侵检测原理和技术。

实验将采用讲授、实践、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互动和交流。

4.实验系统的先进性

.虚拟化技术的应用:该实验系统利用GNS3 网络虚拟化技术搭建虚拟网络环境,可以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运行,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隔离,减少了硬件成本和实验难度。

.入侵检测技术的应用:该实验系统涵盖了入侵检测的多个方面,包括入侵检测系统的安装和配置、规则设置、报警和应对等,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入侵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综合实验的设计:该实验系统是一个综合实验,涉及了多个学科和技术领域,可以帮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近真实的网络环境:该实验系统提供了接近真实的网络环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入侵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局限性,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仿真平台与人工智能结合:该实验系统与运行人工智能的服务器对接,可开展基于人工智能的入侵检测实验。

实验教学目标(实验后应该达到的知识、能力水平)

.掌握入侵检测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利用各种入侵检测工具进行入侵检测。

.识别常见的入侵攻击,理解入侵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对入侵检测系统进行配置和优化。

.利用虚拟仿真环境进行安全演练和模拟,提高实战能力和应对能力。

(1)实验原理(限1000字以内)

本实验的主要原理是利用GNS3 网络模拟器及各种虚拟网络设备和主机搭建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结合行业构建虚拟网络。在其中安装和配置不同的入侵检测系统,设置检测规则,检测网络中的安全漏洞。这些入侵检测系统使用不同的入侵检测技术及模型,适用于不同的场景。

学生通过各种开源的攻击模拟器,结合自行编写的攻击脚本,模拟真实的入侵攻击行为。进而分析网络不同节点的数据包、日志以及入侵检测系统的响应,以此学习和掌握入侵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并结合行业环境开展入侵检测系统部署的实验。

知识点:共8个

1. 入侵检测系统基本概念及工作原理、

2. 常见的安全漏洞和攻击方法、安全防范措施

3. 入侵检测系统模型

4. 集中式和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

5. 基于主机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

6. 基于误用的入侵检测和基于异常的入侵检测

7. 基于人工智能的入侵检测技术

8. 入侵检测的可视化

9. 开源入侵检测系统的配置、部署与应用

(2)核心要素仿真设计(对系统或对象的仿真模型体现的客观结构、功能及其运动规律的实验场景进行如实描述,限500字以内)

.网络拓扑结构仿真设计

通过GNS3模拟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主机等网络设备。设定不同的主机数量、交换机数量、路由器数量,以及不同的确定网络层次结构和连接方式。结合行业应用进行虚拟的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入侵检测系统的虚拟部署

在虚拟网络中选择合适的虚拟位置部署不同的入侵检测系统(IDS)及入侵防御系统(IPS)。IDS部署在网络的核心位置,以便监控整个网络的流量。IPS部署在接入层,防范从外部入侵。

.入侵攻击模拟器的仿真

攻击模拟器是进行虚拟仿真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各种开源的攻击模拟器,结合自行编写的攻击脚本,模拟出真实的攻击行为。包括

A.选择合适的入侵攻击模拟器,例如Metasploit、Nmap等。

B.针对不同类型的入侵攻击,设置相应的攻击参数,例如攻击强度、攻击频率等

C.设计不同类型的入侵攻击场景开展攻击

.仿真的流量分析与日志记录

在进行虚拟仿真实验时,需要对虚拟的网络流量进行分析,以便发现入侵事件。使用GNS3 中的Wireshark等流量分析工具进行流量捕获和分析,对网络数据包进行解码和重构。同时,对所有的日志信息进行记录,使用ELK等日志分析工具对日志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潜在的安全问题。

实验教学过程:

.理论授课

教师在课堂上对网络安全和入侵检测等基本概念进行介绍和讲解。学生需要掌握

网络攻击的基本类型和方法,了解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同时,教师介绍一些常用的入侵检测工具和攻击模拟工具,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实验环境搭建

基于虚拟仿真平台,创建各种拓扑的虚拟网络,配置各种虚拟网络设备.入侵检测系统部署

教师对学生进行入侵检测系统部署的指导。介绍Snort等入侵检测工具的基本原理和配置方法,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入侵检测系统的部署。带领学生进行规则文件和配置文件的配置,以确保入侵检测系统能够准确地分析和检测网络流量。

.攻击模拟与防御

在入侵检测系统部署完成后,教师介绍攻击模拟和防御的相关知识。指导学生如何使用KaliLinux等渗透测试工具进行攻击模拟,以便测试入侵检测系统的效果。同时,教师介绍如何使用iptables等防火墙工具进行防御。

.实验数据收集与分析

在攻击模拟和防御实验完成后,教师对学生进行实验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指导。介绍如何使用Snort和Wireshark等工具进行流量分析和数据收集,以便学生能够评估入侵检测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报告撰写

最后,教师指导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学生总结实验的目的和步骤,描述实验环境和配置,分析实验结果。

(注:ilab-x.com平台上的已有的相关实验中,基于云桌面的网络安全攻防虚拟仿真实验”主要让学生体验灰鸽子和网络神偷两种木马的攻击过程以及通过手工及火绒剑软件清除木马,不涉及本仿真实验的入侵检测。“网络安全防护体系虚拟仿真综合实验则提供大型工控企业网络的代表性场景,仿真典型攻击类型、过程和攻击路径,以让学生掌握攻击的原理,进而综合利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VPN网关、防病毒网关、网络隔离设备、Web应用防护系统(WAF)、防病毒软件、主机监控软件等技术进行网络安全体系部署和安全策略配置,并评估不同配置的效能。其重点是综合防护方案的部署和配置,因而侧重于宏观,入侵检测系统只是其中一个局部的技术,无法深入到不同的入侵检测方法和原理、以及不同网络环境的入侵检测。本虚拟仿真实验专注于训练学生理解并掌握各种入侵检测技术,其目的和内容均与已有的虚拟仿真实验不同)

(1)学生交互性操作步骤,共14 步


步骤

序号

步骤目标要求

步骤合理用时

目标达成

度赋分模

步骤

满分

成绩类型



1

查看虚拟网络中的主机和设备,并了解每个设备的配置和功能

2

正确完成

步骤得分

3

√操作成绩

√实验报告

预习成绩

√教师评价报告


2

访问虚拟网络中 的主机及设备,检查安全策略和防 火墙规则

10

正确完成

步骤得分

3

3

选择合适的入侵检测系统,并将其部署在虚拟网络中的虚拟节点上

2

正确完成

步骤得分

3

4

模拟一些基本的攻击行为,如恶意软件下载及使用漏洞扫描工具扫描虚拟网络中的主机等,并分析结果

10

正确完成

步骤得分

8

5

更改入侵检测系统的一些参数,如规则库和检测阈值等,以评估其对检测能力和误报率的影响

20

正确完成

步骤得分

8

6

模拟一些高级攻击,如DDoS攻击、SQL注入攻击等,以评估入侵检测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20

正确完成

步骤得分

8

7

观察入侵检测系统的响应,包括警报和日志记录

20

正确完成

步骤得分

5

8

调整仿真平台入侵检测系统的参

20

正确完成

步骤得分

8


数,并重新进行攻击模拟,以测试入侵检测系统的性 能





9

比较不同入侵检测系统的性能,如检测能力、漏报率和误报率等,以选择最合适的系统

10

正确完成

步骤得分

5

10

比较不同入侵检测系统的部署位置对网络性能的影响,以确定最佳部署策略

20

正确完成

步骤得分

8

11

配置不同的机器 学习算法模型及 训练数据,实验对各种入侵行为的 效果

10

正确完成

步骤得分

8

12

使用网络流量分析工具来分析虚拟网络中的数据包,以识别潜在的攻击行为。查看入侵检测系统的历史日志,并分析以前的攻击事件

20

正确完成

步骤得分

8

13

不同检测方法的部署和比较

30

正确完成

步骤得分

15


14

虚实结合,引入实际网络流量及真实网络中的设备和真实的入侵检测系统

20

正确完成

步骤得分

10


(2)交互性步骤详细说明

1)查看虚拟网络中的主机和设备,并了解每个设备的配置和功能:此步骤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虚拟网络中的各个节点和设备,了解它们的配置和功能。学

生可以在仿真平台上查看虚拟网络拓扑图,逐一了解每个节点和设备的信息。

2)访问虚拟网络中的主机,并检查安全策略和防火墙规则:此步骤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虚拟网络中的安全策略和防火墙规则,并检查它们的正确性。学生可以在仿真平台上登录到虚拟网络中的主机,查看和修改安全策略和防火墙规则。

3)选择合适的入侵检测系统,并将其部署在虚拟网络中的虚拟节点上:此步骤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入侵检测系统的选择和部署,并在仿真平台上实现。学生可以在仿真平台上选择合适的入侵检测系统,并将其部署在虚拟节点上。

4)模拟一些基本的攻击行为,如恶意软件下载及使用漏洞扫描工具扫描虚拟网络中的主机等,并分析结果:此步骤的目的是让学生模拟一些基本的攻击行为,并使用入侵检测系统来检测这些攻击。学生可以在仿真平台上模拟恶意软件下载和漏洞扫描等攻击,并分析入侵检测系统的警报和日志记录。

5)更改入侵检测系统的一些参数,如规则库和检测阈值等,以评估其对检测能力和误报率的影响:此步骤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入侵检测系统的参数设置,并评估其对检测能力和误报率的影响。学生可以在仿真平台上更改入侵检测系统的规则库和检测阈值等参数,并模拟一些攻击行为,以评估入侵检测系统的检测能力和误报率。

6)模拟一些高级攻击,如DDoS攻击、SQL注入攻击等,以评估入侵检测系统的性能和效率:此步骤的目的是让学生模拟一些高级的攻击行为,并评估入侵检测系统的性能和效率。学生可以在仿真平台上模拟DDoS攻击和SQL注入攻击等高级攻击。

7)观察入侵检测系统的响应,包括警报和日志记录:在模拟攻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观察入侵检测系统的响应,包括警报和日志记录。这将帮助学生了解入侵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如何识别攻击行为。

8)调整仿真平台入侵检测系统的参数,并重新进行攻击模拟,以测试入侵检测系统的性能:学生可以通过调整仿真平台入侵检测系统的参数,例如规则库和检测阈值等,来测试入侵检测系统的性能。

9) 比较不同入侵检测系统的性能,如检测能力、漏报率和误报率等,以选择最合适的系统:学生可以比较不同入侵检测系统的性能,如检测能力、漏报率和误报率等,以选择最合适的系统。这将帮助学生了解如何根据网络环境和需求选择最佳的入侵检测系统。

10) 比较不同入侵检测系统的部署位置对网络性能的影响,以确定最佳部署策 略:学生可以比较不同入侵检测系统的部署位置对网络性能的影响,以确定最佳部署策略。这将帮助学生了解如何根据网络拓扑和性能需求来选择最佳的入侵检测系统部署策略。

11) 配置不同的机器学习算法模型及训练数据,实验对各种入侵行为的效果:学

生可以尝试不同的机器学习模型,在虚拟网络中模拟实际的网络攻击事件,并尝试不同的机器学习模型检测和应对攻击的能力。

12)使用网络流量分析工具来分析虚拟网络中的数据包,以识别潜在的攻击行为。查看入侵检测系统的历史日志,并分析以前的攻击事件:学生可以使用网络流量分析工具来分析虚拟网络中的数据包,以识别潜在的攻击行为。同时,学生还可以查看入侵检测系统的历史日志,并分析以前的攻击事件。这将帮助学生了解如何使用工具来检测攻击行为和分析

13)分别实验基于特征的入侵检测方法、基于异常检测的入侵检测方法、基于规则的入侵检测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的入侵检测方法,以及将多种入侵检测方法组合起来使用,以提高检测的准确率和鲁棒性,比如将基于特征的方法和基于规则的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以平衡检测效果和速度。同时学生可以自己开发新的检测方法部署到虚拟网络当中实验其效果。

14)虚实结合,以虚补实。将虚拟网络中模拟的攻击行为替换为导入真实网络流量的数据,验证真实环境下的数据。此外,可以在虚拟网络中接入真实网络中的设备及入侵检测系统,并将入侵检测系统在虚拟网络与真实系统之间进行迁移,展开对比分析。

1. 不同入侵检测系统的比较:

选择不同的入侵检测系统,并在相同的虚拟网络环境下测试它们的性能。可能的结果包括每个系统的检测率和误报率,以及它们的响应时间和资源利用率。结论可能是某个系统表现最好,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提供高效和准确的入侵检测。

2.不同攻击类型的模拟:

模拟不同类型的攻击并测试入侵检测系统的性能。可能的结果包括每个系统检测不同类型的攻击的能力,以及它们的误报率和响应时间。结论可能是某个系统表现最好,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提供高效和准确的入侵检测。

3.不同网络拓扑的比较:

比较不同网络拓扑的性能,并测试入侵检测系统在不同拓扑结构下的性能。可能的结果包括每个系统检测攻击的能力和误报率,以及网络的吞吐量和延迟。结论可能是某些拓扑比其他拓扑更安全,或者某些拓扑更适合特定的入侵检测系统。

4.多个攻击者的模拟:

模拟多个攻击者,并测试入侵检测系统的性能。可能的结果包括每个系统检测多个攻击者的能力和误报率,以及网络的吞吐量和延迟。结论可能是某些入侵检测系统比其他系统更适合处理多个攻击者的情况,或者网络需要更多的安全措施来保护它免受多个攻击者的攻击。

5. 不同入侵检测技术和机器学习模型的比较:

模拟不同的入侵检测系统及技术,测试检测的效果。可能的结果包括每种技术的适用场合,不同人工智能算法的适用场景等。

6. 攻击行为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模拟不同类型的攻击行为,评估这些攻击对网络的影响,如网络延迟、丢包率等指标。对网络性能的影响不仅会影响企业的业务运营,还会导致数据泄露和机密信息外泄,从而危及企业的信息安全。

7. 入侵检测系统的部署位置对检测能力的影响

例如,在网络入口部署入侵检测系统可以检测到更多的入侵行为,但可能会影响网络性能。在实验中,可以评估不同部署位置的入侵检测系统对网络安全的影响,并确定最佳部署策略。

8. 不同攻击者行为的对比

不同类型的攻击者采用不同的攻击技术和策略,对网络安全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实验中,可以比较不同类型攻击者的攻击行为,评估入侵检测系统对不同攻击者的检测能力,从而确定如何改进入侵检测系统以对抗不同类型的攻击者

开发技术

VRARMR3D仿真二维动画HTML5

√其他

开发工具

Unity3D3DStudioMaxMayaZBrushSketchUpAdobe Flash

UnrealDevelopmentKitAnimateCCBlenderVisualStudio

√其他

运行环境

服务器

CPU 4核、内存16 GB、磁盘2TB、显存 GB、GPU型号

操作系统

√Windows Server√Linux其他

具体版本:

数据库

√MysqlSQLServerOracle

其他

备注说明(服务器(含人工智能服务器)6台)

是否支持云渲染:○是√否

相关实验
团队成员
徐迎晓|高级工程师
负责人

Email:xuyx@fudan.edu.cn

研究方向:严肃游戏,人工智能,软件工程,区块链

个人主页:https://cs.fudan.edu.cn/3f/8c/c25907a278412/page.htm